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糧食、能源、水(二) - 糧食危機(上)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圖片來源:http://www.worldvision.com.au/Issues/Food___Nutrition/Why_is_it_happening_/Hunger_bites__What's_the_Global_Food_Crisis_.aspx8


《前言》

『飢餓』這個名詞對台灣民眾來說是相對陌生的。環顧街巷內豐富的餐廳與小吃攤,舉目便是教導人如何瘦身節食的節目與書籍,眼前豐衣足食的景象讓人無法想像糧食的缺乏,『飢餓』與『缺糧』彷彿只是一個發生在遙遠國度的問題。事實上,它卻從不曾如此靠近你我。

系列專欄的第二篇,將從二〇〇八年初發生糧食危機的背景開始談起,接著討論影響糧食供給的因素與目前台灣糧食供給的現況。事實上談『糧食』非常地困難,原因在於必須討論的範圍非常廣,舉凡氣候、政府政策、資源供給、產業發展重心的變更以及自由貿易的快速發展…等等都會影響糧食供給。雖然無法細述各個部分,但我們仍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對於『糧食缺乏』議題有概略的認識與些許的反思。許多人將二〇〇八年的糧價激增歸咎於生質能源的增產,此論點並不全然正確,讀者們在讀畢在這一系列的文章後就會理解。




二〇〇八年的危機

在上一篇文章的前言,提到二〇〇八年時出現了一次糧食危機,危機的導火線是全球糧食儲存量減至新低。二〇〇三年以來連續幾年的氣候異常導致澳洲與烏克蘭等主要的小麥出口國產量銳減而只能消耗既有存糧。到了二〇〇七年底,全球糧食儲存量只剩下五十七天,已降至最低安全標準(七十天)以下。二〇〇八年的春天,為了避免自己國內糧食供給不足,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如中國、俄羅斯與印度紛紛實施糧食出口管制,讓國際榖物的交易市場幾乎停擺。供給量的不足同時讓糧價持續飆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資料,糧食價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從二〇〇五年開始一直上升,在二〇〇八年拿到高峰,與二〇〇七年相比上漲了50%。讀到這裡,讀者可能會思考,難道政府沒有未雨稠繆為可能到來的供需失衡作準備嗎?


圖1 糧食價格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2011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事實上是有的。傳統上,各國政府對於糧價的調節是靠著七十天以上的既有存糧來避免因歉收而導致的糧價上升。然而,全球化讓各國愈來愈倚賴國際糧食交易,政府認為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所以無須維持庫存。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全球糧食庫存量年均下降3.4%,讓儲備糧食這種緩衝機制逐漸失去效益。

糧食市場上另一種平衡供需的力量是糧食期貨交易機制。期貨交易存在的目的是讓供給者(農民)和購買者(批發商或零售商)能夠平均分擔價格波動的風險。農民先將糧食以固定價格賣給購買者,再依合約上的到期日交付貨品。若是交付的當下糧食價格低於先前賣的固定價格則農民獲利,反之則是購買者獲利。在這種機制運作下,購買者可以持續提供現金,市場上的商品也可以得到穩定的供給。(註1.)然而在二〇〇八年的當時,這種機制卻成為糧價飆升的因素之一。二〇〇七年底的金融海嘯讓投資人積極尋找可以避險的標的,當時偏低的國際存糧恰好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炒作議題,後續資金的湧入更進一步推升了糧食的價格。


圖2 主要穀類價格走勢
資料來源:《2011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簡單來說,二〇〇八年的糧食危機事實上是一連串因素的交互作用。首先歉收以及糧食消耗量的增加讓全球糧食存量持續下降,存量下降讓糧食出口國開始管制糧食出口以確保國民能夠吃得起糧食不會暴動,進而擴大影響到政治穩定。然而管制出口的舉動不只推高了價格還加深了恐慌,讓管制的舉動愈加擴大,成為一種循環,其中期貨市場的炒作和各國對於國際糧食貿易的過度依賴則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對於已經過去的歷史我們或許沒有危機感,然而就在2011年初,知名的美國環境分析師Lester Brown在Foreign Policy的一篇告訴我們危機並沒有過去,而且很有可能愈來愈嚴重。接著讓我們來看看現今我們身處的世界中,有哪些因素對於糧食的供給有顯著的影響。


影響糧食供給的各種因素

人口與飲食習慣的改變

在自然資源有限的情形下,人口的增加當然會影響糧食的分配,然而僅僅是人口的成長並不會導致糧食缺發,因為每年的糧食生產總量同時在增加。既然糧食產量都有增加怎麼還會有糧食危機呢?重點在於個人平均的消耗量也在上升,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飲食習慣的改變。當人們經濟環境改善時,肉類的攝取將逐漸超過穀類的攝取。肉類的主要來源是畜牧業,人們需要消耗飼料來餵食禽畜。因此在所得增加的過程中,肉食攝取的比例上升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來養活同樣數目的人口。

彭明輝教授的著作《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中對於這個現象有詳盡的說明。他提到目前中國大陸與印度平均每人每年的肉食量分別為31公斤與4.4公斤,與其他已開發國家如美國(125公斤)、台灣(43公斤)以及日本(43公斤)是相比是較低的。然而假如中國與印度經濟發展程度與人民所得繼續上升(這在可見的未來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其人民消耗的肉食量將有爆炸性的成長,對於未來糧食供給是一個極大的衝擊。


有限的自然資源

從糧食的種植、灌溉到生產、運輸,需要利用到三樣自然資源:土地,水以及燃料,不幸的是,這三項資源卻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

逐年減少的可耕地:全球目前的可耕地約有31億公頃,卻同時正以每年1000萬公頃的速率在減少。Lester Brown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導致可耕地持續減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可耕地其表面土壤流失速度遠遠超過自然增加的速度。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東北、蒙古國西北和中亞地帶以及中部非洲地帶的沙塵暴發生時,往往會捲走數百萬噸的土壤。另外,人們會了防止水災而興建的堤防也讓河岸邊的耕地無法藉由河水帶來的泥土回填被侵蝕的部份而慢慢減少。另一個原因則是工業發產與都市化。許多城市建設和工業用地都侵佔了可耕地。最後,在現有已開發的農地中,也有不少因為過度施肥導致土壤酸化貧瘠,無法繼續種植糧食。

水資源的缺乏:地球上能夠供我們使用的水愈來愈稀有,工業用水以及民生用水的用量持續上升,對於農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可用的總量愈來愈少,灌溉用水的汙染問題也愈來愈嚴重。水資源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們將在稍後的系列專欄繼續討論目前水資源面臨的困境。

快速消耗的石油:石油與糧食供給的關係非常的密切。首先影響到的是高度機械化的農業,隨著石油的價格上漲,使用農業機械種植與採收的成本提高將導致糧食價格的上升。另外,高昂的油價也意味利用船運越洋進行國際糧食貿易的成本激增。彭教授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提到,二〇〇八年春天石油的價格是每桶120美元,美國進口玉米登陸台灣時的售價是每公斤11元,其中有6元是運費,超過了價格的50%。這意味著燃料價格可以左右糧價,當石油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時,替代燃料可能會成為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然而另一方面,將穀物轉化為生質燃料是否會進一步影響糧食供給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糧食、能源、水(三) – 糧食危機(下篇)將討論生質能源發展以及農產品金融化對糧食供給的影響,並介紹目前台灣糧食供給的現況。



註1:當遠期合約存在時,生產者,特別是農產品這種價格浮動很大的生產者,較願意持續從事生產。即使他們所得的利潤較少,卻可以保證獲得利潤。相對地,遠期合約將價格波動的風險轉移給購買者或是投資者。如此,期貨市場的存在讓生產者願意持續提供產品,而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則持續提供資金。MMDays這篇關於期貨的解釋也非常建議各位讀者閱讀。


相關文章:

糧食、能源、水(一) 序論
[新聞] 生質酒精的發展未必是糧食價格上漲的主因
農產品期貨 by 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