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公告] 我們要搬家了

首先要感謝各位讀者長期以來對〈生質能源趨勢〉的支持,讓我們從一年半前每天僅有個位數的訪客,到現在每天上百次的瀏覽量,Facebook粉絲團的人數也順勢突破200人!雖然跟許多熱門的部落格擺在一起還是不能比,但總算一掃過去自言自語的失落感,也讓我們有更強的動力與大家分享資訊。為了提供讀者們更好的閱讀體驗與更多的服務,我們決定將部落格由原本的Blogger平台轉移到WordPress平台上,並擁有了專屬網址:http://bioenergytoday.net/。請大家現在就把這網址加到瀏覽器「我的最愛」,或是你的Google Reader與其他閱讀工具吧。

另外,讀者問卷仍然持續開放填寫,請大家盡量提供我們回饋意見,我們將會抽出三位讀者贈送PanSci的T-shirt。舊站上頭所有的文章我們都已經轉移到新站,雖然短時間內舊站仍不會關閉,但我們不會再持續更新,也就是說,趕快到新站來吧!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水產試驗所 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蘇惠美博士

作者:郭致廷

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生質能源趨勢很榮幸有機會可以到東港拜訪蘇惠美博士。蘇博士是國內享有盛名的藻類專家,目前任職於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擁有近30年的藻類研究經驗,相關著作以及研究成果豐碩。初見蘇老師的時候,就對老師平易近人的態度印象深刻。在短暫的寒暄之後,我們便開始進行訪談。

研究方向

首先我們詢問了蘇博士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蘇博士表示她目前有三個主要研究方向:1. 開發海葡萄養殖。海葡萄是一種小葉蕨藻,因外形酷似一串串的葡萄,故有海葡萄之稱,同時因口感特別,又有綠色魚子醬的別名,經濟價值非常高。原本為日本沖繩特產,在蘇老師的研究團隊努力下已成功將台灣本土藻種小葉蕨藻及沖繩的長莖蕨藻,利用模組化室內養殖技術,單月產量可達每平方公尺10公斤。目前已經技術轉移給國內廠商,讓國人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嚐到珍貴的海葡萄。2. 海木耳有機養殖。高密度水產養殖雖然可以為業者帶來較高收入,然而池中排泄物與殘餘飼料會使水質劣化而降低產量。蘇博士嘗試結合鮪魚養殖與海木耳培養,以精緻漁業的方式,有機培養海木耳,利用海木耳淨化水質,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3. 以養豬廢水培養擬球藻。擬球藻油脂含量高,適合做為生質燃料的原料。然而目前大規模培養成本過高。蘇老師認為屏東養豬戶多,若能利用養豬廢水作為養藻營養源,不但能使藻類燃料成本降低,還能處理養豬廢水造成汙染的問題。目前研究成果顯示在藻類養殖池中添加20%養豬廢水可使擬球藻產量增加30%,證實了結合兩者的發展潛力。目前一方面尋求此種收穫藻粉之應用方向,也同時著手進行大規模養殖實驗。

產學合作

水產試驗所作為國內漁業最主要的研究單位,經由訓練課程及技術授權,產學輔導的案例不少。水產試驗所研發的養殖技術絕大多數都會技術轉移給有興趣的廠商,國內部分創投基金也會投資水試所轉移出去的技術,水產試驗所研究的產業價值可見一斑。另一方面,她也與工研院能環所合作研究藻類生質能源,研究迄今最大之挑戰:如何將實驗室控制條件下得到之良好結果,落實在戶外的放大培養。

國內生質能源的發展

聽完蘇老師介紹完自己的研究與產學合作案例之後,我們請蘇老師評論國內生質能源發展狀況。蘇老師表示經濟部當初設立的生質燃料使用量目標仍然存在,但現在國內缺乏料源,仍需由附近國家進口。台灣土地面積有限,藻類生質能要在廢棄魚溫、沿海地區或是海埔新生地進行養殖比較可行。但要注意的是:微藻事業化最大挑戰為造價不可過高,可降低水溫又能提高生質產率之養殖系統,能耗低又不損產品應用價值的藻水濃縮收穫方法,仍待開發。此外,蘇老師也憂心地提到台灣工業發展與農業政策不同步,使得許多地方的農業受到工業發展影響而漸漸消失,例如彰雲牡蠣採苗與生產區,現在正受到台中科學園區排放廢水的威脅。政府若能促進產業轉型,把工業資源省下來發展更適合台灣的精緻農業與休閒農業,也就是運用科技發展高經濟價值作物的農業,不但對土地有幫助,也能讓台灣變回寶島,重新帶動旅遊產業,也許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方向。

在與蘇老師 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對台灣的用心與期許,同時她對於各種水產相關的研究以及報導也非常關心,謹慎思考各種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很慶幸台灣能有像蘇老師這樣的學者默默耕耘與奉獻,如想知道更多關於蘇博士的研究,可以透過以下信箱與她本人連繫:hmsu@mail.tfrin.gov.tw ,文末我們也附上蘇博士近期文章、學術著作與相關新聞,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

近期文章:
藻類生質能源 - 回顧與前瞻
海藻的利用與養殖
海中珍饈 - 海木耳有機養殖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開站20個月紀念與回饋活動!


《BioEnergy Today 生質能源趨勢》從2010年開始上線至今已經超過一年半,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累積了100多篇文章之外,也順利達成幾個里程碑,例如加入PanSci泛科學網的科學部落客陣容、Facebook粉絲數量達到200人,每月的瀏覽數也從一開始的幾百人慢慢成長到現在將近5000人...等等,我們由衷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關注。雖然現在我們距離當初創立的目標—成為生質能源相關產業的交流平台—還有一段距離,但是BET團隊會持續努力,期許能繼續為各位帶來最新最快的生質能源相關技術、產業與趨勢的訊息。

在此,BET團隊想向各位報告一個消息:《BioEnergy Today 生質能源趨勢》在近期將會有一個重大改版及更新。同時藉著這次改版的機會,我們將利用問卷的方式蒐集各位讀者對我們的意見。不論您是我們的老讀者或是最近才發現這個部落格的新讀者,都非常歡迎各位填寫,即便只是隻字片語,任何聲音對我們來說都是寶貴的支持與回饋。

為了表達我們對讀者的感謝,這次活動與PanSci泛科學網合作提供3件PanSci的聯名T-shirt來當作填寫問卷的抽獎贈品。前100名填寫問卷的讀者將可以參與這次的抽獎喔!現在就點這裡開始填寫問卷吧!

最後,如果您對於《BioEnergy Today 生質能源趨勢》有任何意見跟指教,都歡迎隨時利用留言或是寄信到bioenergytoday@gmail.com與我們連繫。

再次感謝各位,也請繼續給予我們關注與鼓勵!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美國農業部的生質物生產補助BCAP


打包機將玉米梗收集綑紮以利搬運(圖片來源


作者:歐陽孚
 
在我們過去分享的新聞裡各位讀者看過了很多美國政府部門對於部署生質能源的作為,例如:海軍積極部署生質燃料進入後勤體系 ,環保署(EPA)訂定RFS2刺激生質燃料的使用總量,以及訂定車用燃料的相關標準等等,是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但相較之下與生質物生產來源息息相關的美國農業部(USDA),我們則較少著墨。本文要談的BCAP補助案(Biomass Crop Assistance Program),便是近年來美國農業部的積極作為


EPA所訂立的RFS2明確揭示了美國在2022年要達到360億(36 billion)加侖的生質燃料供給目標。有政府登高一呼,生質能源產業無疑獲得一劑強心針,然而首當其衝的問題是:原料從何而來?即便是使用不與糧爭地的纖維素酒精(cellulosic ethanol),目前的生產系統也有很多問題仍待解決。於是USDA發動了BCAP,補助與獎勵生質能源作物的生產,進而銜接未來目標與當下產能的落差。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新聞] Kinder Morgan在紐澤西建立酒精輸送專屬管線




Kinder Morgan (KMP)[註1]在四月初宣布完成了一條專門運輸酒精的管線(pipeline),連結該公司位於紐澤西州Linden與Carteret兩處的集散中心(terminal),其中Linden的terminal是unit train型式的據點[註2],Carteret則是港口型式的據點。這條輸油管線將能夠便利KMP位在內陸的客戶利用Carteret的四個駁船(barge[註3])碼頭與兩個貨船碼頭,反過來看,也能夠更容易地將從港口抵達的酒精往內陸輸送。目前這條管線輸送的酒精僅供美國國內使用,預計未來將會輸送可供出口的酒精,擴大服務範圍。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新聞] 美國海軍護衛艦利用生質柴油完成示範航行




這個月初,美國海軍的一艘護衛艦USS Ford由其位於華盛頓州的停靠港Everett航行至加州的聖地牙哥(San Diego),這趟旅程使用的燃料除了含有50%的海軍標準然料(F-76)外,另外50%是Solazyme公司生產的Soladiesel HRD-76®,是一種完全以藻類為原料轉化提煉而成的生質柴油。

這項行動的背後,是美國海軍長期追求「drop-in biofuel」的強烈企圖,也就是在不更動任何船隻設備與輸油系統的前提下,部署生質燃料進入美國海軍的後勤體系裡。這次航行正是過去努力的成果展示。 負責測試的工程師表示這趟旅程的燃料性能表現令人滿意,不同於之前的測試過程有專門的設備與人員來監督量化的性能表現,這次航行是發查核表與問卷給船上執行例行勤務的人員。回報意見顯示這次的混和燃料與正規的F-76在運作過程幾乎沒有差異。在這次驗證成功之後,未來的重大目標包括2012年年底要展示完全使用”非石化燃料”的Green Strike Group,進一步在2016年要部署至一隻艦隊Great Green Fleet,並希望在2020年實現50%的海軍燃油來自替代燃料。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專欄]台灣生質能源研究組織介紹 – 前言

作者:郭致廷

         
        生質能源趨勢自2010年九月成立以來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希望能將生質能源的最新資訊介紹給社會大眾,讓更多人了解生質能源不是只有玉米酒精與大豆柴油,經由許多科學家的努力,生質能源不但可以不與民爭糧,甚至可以在製造能源的同時解決其他環境問題。 


        第二個目的則是希望BET能成為產業與學界的橋梁。筆者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發覺美國產業跟學界合作的風氣非常興盛,在念碩士班的兩年裡,至少有五家以上的公司與我們這個新成立的實驗室合作。除此之外,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也傾向贊助以研究團隊為名義申請的計劃。他們認為一個研究團隊相較於單一教授的研究,可以從較廣泛並且系統化的角度來處理研究問題。尤其像生質能源是一個新興的產業,需要多種專業互相配合,沒有人可以一手包辦整個產業鏈的研究,因此尋找正確的夥伴非常重要。


        有鑒於此,BET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國內研究生質能源的團隊以及公司能夠輕易地找到合作對象,透過交流激發出更優質的研究與產業應用。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決定新增介紹台灣生質能源研究單位的專欄,為讀者們介紹台灣優秀的學者與廠商。今年一月趁著寒假的時候走訪了幾個國內的研究單位進行訪談,將在這個專欄裡陸續介紹。由於時間與人力的限制,完成訪談的單位相當有限,若有讀者願意介紹自己實驗室或公司的研究近況,也很歡迎寄信與我們聯絡(bioenergytoday@gmail.com),我們可透過網路訪談來為您的單位撰寫介紹文章。希望藉由這個新的專欄,能讓讀者們了解台灣生質能源研究的發展近況。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糧食、能源、水(五)— 結語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在糧食、能源、水這個系列專欄中,從介紹三者間的交互關係開始談起,接著分別討論2008年糧食危機的成因、影響糧食供給的因素,以及目前水資源管理所遭遇到的挑戰。在撰寫文章的過程中,不少朋友問我們為何此前的系列文章都緊扣著生質能源為核心,怎麼這個系列卻在談水談糧食?因此,在最後一篇文章的開頭我想先與讀者聊聊撰寫這個系列的動機。誠如系列文章的序論中所提到,由於目前生質燃料的原料來源大宗是穀類或甘蔗,生質燃料容易被大眾視為是糧食消耗量遽增的元兇。這樣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好奇生質燃料產業的發展對於糧食供給是否真的有這麼大的影響,或是尚有其他影響糧食供給的因素讓近幾年來『糧食危機』這個名詞始終出現在國際新聞的版面;同時,我們注意到水資源管理在糧食與能源的供給上佔有相當關鍵的地位,近年水資源短缺的狀況也在國際間引起相當程度的關注,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系列專欄讓讀者認識糧食及水資源問題的概貌,以及生質能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新聞] 2011年的兩起RIN偽造案


作者:歐陽孚

兩週前我們向各位讀者介紹了可以作為商品交易的renewable identification numbers (RINs),是驗證美國國內市場是否使用足量生質燃料的辦法,也是促進生質能源市場成長的工具。但就跟鈔票或是任何有價證券一樣,RIN也有假貨,特別是RIN系統在2007年才剛上路,還有許多不周全之處,2011年就有兩起大規模的造假案被查獲,震撼了美國生質能源界。本文為大家整理如下:


Clean Green Fuels

2011年10月3日,Clean Green Fuels, LLC的負責人Rodney R. Hailey被美國環保部EPA起訴,罪名是電匯欺詐(wire fraud)、洗錢,以及違反空氣清淨法案(Clean Air Act)。這間位於Maryland的公司聲稱利用餐廳的廢食用油煉製生質柴油,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生產設施,唯一的”生產”就是Hailey用他的電腦製造假的RIN,然後賣給經紀商(broker)或是油公司。從2009年3月到2010年12月,Hailey所售的RIN credit總數為三千兩百萬,對應的生質柴油數量為兩千兩百萬加侖,市值至少900萬美金。大多數的收入,成為不動產、珠寶,以及Hailey車庫中的Lamborghini、Ferrari、Maserati、BMW、 Mercedes Benz、Rolls Royce…等。這起案件一共牽連了24間公司,其中不乏Exxon Mobil、Royal Dutch Shell及Morgan Stanley等大企業。這些企業除了需要繳納罰款外,也需要購買真的RIN來補回原本應滿足的額度。(新聞原文)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RIN:一項驗證RFS2的工具與能源衍生商品


作者:歐陽孚

RIN的全名是Renewab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美國環保署(EPA)所建立的一種生質燃料序號制度,藉以追蹤美國每年的生質燃料使用總量(RFS2目標)是否被達到。在美國生產的每一加侖生質燃料都可以對應到一組RIN,而隨著生質燃料從精煉廠誕生、之後被售往各級供應商,最終抵達燃料經銷業者(販售汽柴油等燃料),RIN在期間也會不斷轉手。每年美國政府會清點這些經銷商/製造商/進口商…等義務方(obligated party)手中的RIN總數,結算RIN額度(RIN volume或RIN credit)低於標準的便進行處分,藉以確保美國滿足RFS2所規範的生質燃料使用總量。

然而並非每一組號碼的RIN額度都相同,例如同樣是一組號碼,傳統生質酒精的當量是1加侖,而纖維素生質酒精的當量則是2.5加侖。也就是說,如果甲公司在2011年度需要達到的生質燃料當量使用目標是250萬加侖,那麼使用傳統生質酒精的話要有代表250萬加侖的RIN號碼才能符合政府要求,但選擇纖維素生質酒精的話只要有100萬加侖就夠了。讓我們繼續延伸這個例子,A公司由於與上游供應鏈的合作關係良好,再加上一紙有利的長期合約,使得它們在2011年購入傳統生質酒精的成本較低,因此他們一共購入了300萬加侖的傳統生質酒精,使得他們有50萬組的RIN額度盈餘。反觀同業B公司,到了年度結算前還缺30萬的RIN額度,這時候A公司就可以把盈餘的一部份賣給B公司。當有買方又有賣方時,就形成了「RIN交易市場」,因此RIN自身可以是一項能被交易的商品。而剩下的20萬組RIN,A公司可以留到明年度再使用也無妨,但要注意不能夠拖到後年才用,另外每年結算時最多只能有20%是過去年度的RIN。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糧食、能源、水(四) - 水資源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前言》

提到生質能源與其他產業的資源競爭,許多人首先想到能源作物會與糧食競爭土地。但是除此之外,種植能源作物與生產生質能源的精煉廠都會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對於農業與工業用水造成很大的影響。近幾年,這個議題吸引許多專家的注意與討論,可以說,水資源管理對於生質能源產業的發展佔有關鍵的地位,水資源的短缺是個嚴重的問題。現代社會進步的自來水系統讓人們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得到日常用水。然而這樣便利的系統讓人們遺忘了『水』是多麼珍貴的自然資源而缺乏節省的觀念。現代人對水的依賴程度仍然與千百年前的祖先們相同,但由於工業、農業等各類用水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成長,我們現在正以極快的速度消耗地球上可用的水資源。居住在台灣的各位可能無法相信,縱使我們平均每年都有2000多毫米的降雨量,台灣仍然是世界排名第十八的缺水地區。台灣尚且如此,現在,地球上正有將近1/3的人生活在缺水的地區,而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於2009年3月所發布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WWDR)(註1):2030年,估計世界上將有47%的人口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2030年距離現在也只剩下18年而已,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無水可用』不僅僅是惡夢,而有很大的可能變成現實。在危機如此迫切的情形下,水資源短缺這項事實卻相對較少受到關注。這篇文章將從讓各位瞭解地球上總水量的分布情形以及水的循環開始,接著討論影響水資源供給的因素。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產業]Bioprocess Algae與GreenPlain的藻類農場與酒精煉製廠


作者:郭致廷


上次我們提到Algae.Tec與中國科瑞集團開始在山東合作建造藻類養殖元件之後,最近在美國也有新的合作案例。這次的主角是Green PlainsBioprocess Algae,在今年2/1日於美國愛荷華洲的酒精煉製廠旁邊開始建造五英畝的藻類養殖廠。這項計劃目標是利用高濃度固定式藻類培養系統處理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根據Bioprocess Algae的網站宣稱,他們的系統二氧化碳與藻類生物量的轉化率為2比1, 依這比例來看,GreenPlain位於愛荷華的酒精廠每年酒精產量為六千五百萬噸,產生十七萬五千噸二氧化碳,需建造400英畝的藻類培養廠才能吸收20%的二氧化碳。Bioprocess Algae估計五英畝的藻類培養廠每年約可生產200噸藻類生物質。Green Plain的CEO Todd Becker認為目前他們的藻類產量發展速度大於市場需求,因此正積極擴大市場,開發製藥、飼料市場的可能性。Bioprocess Algae的CEO Tim Burns則表示從去年秋天開始,他們就開始運作了一個約一英畝左右的藻類養殖場,持續運作了整個冬天,現在要從研究階段進入量產階段。他認為Bioprocess Algae應該扮演”農夫”的角色,提供乾燥藻粉作為主要產品,販賣藻粉給各種不同用途的客戶。

[新聞] 越南榕桔的生質酒精工廠開始運轉



原文為〈Ethanol plant produces first batch of bio-fuel〉於2012年2月6日發佈於《Viet Nam News》網站,摘要如下:

1. 這座位於越南廣義省(Quang Ngai)榕桔(Dung Quat)工業區的生質酒精廠,歷經33個月的建造以及試運轉,終於在上週正式生產出第一批次的E100生質酒精。穩定營運後,預計將能夠消化1萬7千公頃的木薯(cassava),有效協助農村經濟成長;此外,目前工廠的237名員工中有80%是當地居民。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新聞] 日本JNC公司以竹子製造纖維素酒精



上個月日本JNC公司宣布他們完成一個以竹子建造纖維素酒精的示範工廠,即將開始試運轉。這間工廠位於日本九州熊本縣的水俁市(Minamata),是由日本環境省在2010年委託,由JCN公司設計、建造、營運。

這座工廠的技術基礎是建立在熊本大學(Kumamoto University)與崇城大學(Sojo University)兩間學校的研究成果上,而原料則是產於水俁市當地的竹子。雖然它們在公司的聲明稿上對製程的敘述不多,但應該不脫把原料斬斷成極小的碎片後,將其糖解(saccharification)最後發酵成酒精的方式,關鍵技術會在於他們使用的酵母(yeast)為何,這對製程效率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關於使用竹子製造纖維素酒精,我的另一大疑問在於如何收穫。因為竹子是相當有韌性的植物,要利用機械化收穫在設備上勢必要有所創新,如果不能夠有效率地進行栽種與收穫的循環,那麼即便轉化的製程有競爭力也是枉然。這項計畫在製程與後勤系統的發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的影響



作者:歐陽孚

我們常說發展生質能源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是追求能源自主,也就是取代石油;第二是環境保護,簡言之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舉例來說,假設美國減少了10%的石化燃料使用,那麼全球的石化燃料使用就應該隨之減少10%,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也相應降低。但是,這是理想的情況,如果實際施行的結果造成石油使用量上升或是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這種現象就被稱為「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產業]Algae.Tec將在中國山東建立藻類燃料系統



澳洲的藻類能源公司 Algae.Tec在今年1/18日宣佈將與中國山東的科瑞石油設備公司合資在山東東營市建立全球第一座專注於生產藻類燃料的大規模養殖中心。執行總裁Roger Stroud表示:第一階段廠房將由250個培養模組構成,每年約可生產3300萬公升藻類燃油以及33,000噸生物質,總價值超過4000萬澳幣並可吸收137,000噸二氧化碳,這樣的規模應是世界上首見。

Algae.Tec是一家以提供專業藻類養殖、提煉生質柴油(或是生質航空油)整合設備的澳洲公司,成立於2007年,在2011年上市之後在澳洲被評為表現第二佳的上市公司,股價在2011年成長了150%。根據Algae.Tec的網站上所述,以發明人命名的McConchie - Stroud System是以貨櫃作為一個模組單位的光反應器。此系統透過集光板將光均勻導入系統內,加上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和額外添加的營養源,與傳統開放式養殖相比僅需十分之一的面積即可達到相同的產量,除此之外,Algae.Tec表示此系統還包含了收獲的功能。Algae.Tec目前正在申請11項相關專利。Algae.Tec聲稱利用這個整合系統所產出的藻類燃油成本大約為原油價格的一半,在未來一年將專注於提高產量擴大規模。

科瑞石油設備公司表示中國在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計劃中將解決碳排放問題列為重點方向之一,並決心在2020年將國內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0%,Algae.Tec的碳捕捉技術應能被政府與碳排放公司接受。合資的公司未來的計劃包括擴充模組數量至1000個以上以及與中國其他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合作。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糧食、能源、水(三) - 糧食危機(下)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影響糧食供給的各種因素(續)

生質能源的發展

《糧食危機(上)》中提及2008年所發生的糧食危機是由於糧食存量下降所導致。糧食存量的下降是因為糧食消耗的成長幅度大於糧食產量增加的程度,而在事後,許多人將當時糧食消耗量大增的矛頭指向生質燃料的快速發展。彭教授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中指出,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的報導,2007年用於生質燃料的糧食超過了一億噸,而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的資料,全球的糧食缺口僅約0.5億噸。因此許多人相信,生質燃料特別是生質酒精的發展破壞了世界糧食的供需平衡。

在發展生質燃料產業的各國中,美國於2008年生產了350億公升的生質酒精,約占全球生質酒精產量的53%,同時也是全球生質燃料的最大生產者,自然是各方指責的對象。對於這樣子的說法,美國農業部(USDA,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和可再生能源組織 (RFA, Renewable Fuel Association)在2011年先後提出了報告,數據上顯示同年的玉米價格和糧食價格並沒有明顯的關係,且相對於玉米的價格,逐年增加的行銷成本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對糧食價格的上漲有更為顯著的影響。BET當時也針對這個部份做了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新聞] 生質酒精的發展未必是糧食價格上漲的主因》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VEETC補助案的過去與未來

作者:歐陽孚
我們過去曾在好幾篇不同的文章中提及美國的VEETC,但每次礙於篇幅都只能做扼要的介紹。這次利用這篇文章,我想要帶領各位讀者更深入地認識美國過去施行這項政策的影響、以及終止它所帶來的衝擊。


VEETC與Second tariff

VEETC的全名是Volumetric Ethanol Excise Tax Credit ,俗稱Blender’s Credit,是美國為了推廣酒精作為燃料,由布希 (George W. Bush) 政府從2005年開始提供酒精汽油供應商的減稅方案。供應商每在販售的燃料中摻入1加侖的酒精,就可以少繳0.51美金的稅金,相當於獲得0.51美金的補助,這個金額在2008年降低了6美分,成為0.45美金。也就是說,一個合格的業者每販售1加侖的E10酒精汽油,就可以獲得政府0.45 USD * 10% = 0.045 USD的補助。這項政策的用意除了是讓酒精汽油的價格可以更有競爭力、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採用外,也希望藉此扶植美國國內的酒精生產鏈,從生產玉米的農夫、到生產酒精的工廠、販售燃料的供應商...等等。更進一步的解釋可以參考RFA的網頁

然而在南美的巴西,他們的蔗糖酒精產業比美國的玉米酒精產業更具有價格優勢,對於供應商而言,直接購買便宜的巴西的酒精來混和一樣可以獲得減免,這麼一來VEETC「補助競爭對手」的缺陷,將會打擊到美國本土的酒精產業。因此美國政府針對進口的酒精設立了每加侖0.53美金的關稅(second tariff),用以抵銷前述負作用、保護國內的業者。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產業]次代生質燃料上市公司觀察


上次我們介紹了2011年最受矚目的50家生質燃料公司,其中不乏數間2010或2011年登櫃上市的公司。然而2011年對這些上市的公司們而言其實並不太好過。Gigaom.com最近公佈了這些公司近期的股價和評論。大體而言,這些公司在2011年度都因產量過小而獲利不足。以下為各公司的簡介與評論:

Amyris
Amyris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將生物質轉換為生質燃料或是生質化學物。他們的第一個產品是將蔗糖糖漿轉換為生物烯(Biofene,暫譯) ,生物烯可以作為化妝品或是潤滑油的原料賣給化工廠。到了今年第三季(9/1)為止,Amyris的利潤為3628萬美元,去年同期利潤為2423萬美元。然而今年淨損失為4392萬美元,去年同期為2061萬美元。
目前Amyris股價低於12元,創下了過去一年的新低,跌幅超過53%。Amyris去年(2010)上市時股價為16 元,低於每股18~20的預測。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糧食、能源、水(二) - 糧食危機(上)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圖片來源:http://www.worldvision.com.au/Issues/Food___Nutrition/Why_is_it_happening_/Hunger_bites__What's_the_Global_Food_Crisis_.aspx8


《前言》

『飢餓』這個名詞對台灣民眾來說是相對陌生的。環顧街巷內豐富的餐廳與小吃攤,舉目便是教導人如何瘦身節食的節目與書籍,眼前豐衣足食的景象讓人無法想像糧食的缺乏,『飢餓』與『缺糧』彷彿只是一個發生在遙遠國度的問題。事實上,它卻從不曾如此靠近你我。

系列專欄的第二篇,將從二〇〇八年初發生糧食危機的背景開始談起,接著討論影響糧食供給的因素與目前台灣糧食供給的現況。事實上談『糧食』非常地困難,原因在於必須討論的範圍非常廣,舉凡氣候、政府政策、資源供給、產業發展重心的變更以及自由貿易的快速發展…等等都會影響糧食供給。雖然無法細述各個部分,但我們仍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對於『糧食缺乏』議題有概略的認識與些許的反思。許多人將二〇〇八年的糧價激增歸咎於生質能源的增產,此論點並不全然正確,讀者們在讀畢在這一系列的文章後就會理解。


2011年美國生質酒精界的五件大事



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 (RFA)在上個月發表了一篇文章〈Top 5 Ethanol Stories for 2011〉回顧2011年美國酒精產業的5件大事,我將它整理如下:

1. E15擴大適用範圍

美國環保署(EPA)同意2001年出廠(MY 2001)的汽車添加E15酒精汽油,這項政策預期將能大幅刺激酒精的國內銷售量。

2. VEETC功成身退

Volumetric Ethanol Excise Tax Credit (VEETC) 這項補助案又稱Blender’s Tax Credit,燃料業者每混入一加侖的酒精,就可以獲得0.45美元的稅金減免,也就是說每販賣一加侖的E10燃料,業者可以獲得0.45 * 10% = 0.045美元的補助。然而這項補助案在2011年到期後不再延長,另外與這項法案相關的進口關稅也將連帶被取消。

3. 出口量達歷史新高

雖然國內銷售宥於政策限制,但在酒精業者卻在國際市場找到出路。根據估計,過去一年中約有十億(1 billion)加侖的酒精由美國出口到其他國家,而酒精生產的副產品,如:DDGS,總出口量也約在800到900公噸之譜。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2011年美國生質燃料11大趨勢




Biofuels Digest網站上週(12/27)刊出一篇文章〈The 11 Top Biofuels Trends of 2011〉談論過去一年在生質燃料界的幾大趨勢。要先提醒各位讀者的是:這篇文章是從美國的觀點來看生質燃料發展,所以有些現象與其他地區的狀況不盡相同,而且作者Jim Lane在寫作這篇文章時有些順道整理自己過去文章的意味,因此有幾點並不是”新”趨勢,或者是可以合併成一點。但這篇文章仍然值得一讀,這裡我將它摘錄翻譯如下,想了解更多的請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