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水產試驗所 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蘇惠美博士

作者:郭致廷

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生質能源趨勢很榮幸有機會可以到東港拜訪蘇惠美博士。蘇博士是國內享有盛名的藻類專家,目前任職於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擁有近30年的藻類研究經驗,相關著作以及研究成果豐碩。初見蘇老師的時候,就對老師平易近人的態度印象深刻。在短暫的寒暄之後,我們便開始進行訪談。

研究方向

首先我們詢問了蘇博士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蘇博士表示她目前有三個主要研究方向:1. 開發海葡萄養殖。海葡萄是一種小葉蕨藻,因外形酷似一串串的葡萄,故有海葡萄之稱,同時因口感特別,又有綠色魚子醬的別名,經濟價值非常高。原本為日本沖繩特產,在蘇老師的研究團隊努力下已成功將台灣本土藻種小葉蕨藻及沖繩的長莖蕨藻,利用模組化室內養殖技術,單月產量可達每平方公尺10公斤。目前已經技術轉移給國內廠商,讓國人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嚐到珍貴的海葡萄。2. 海木耳有機養殖。高密度水產養殖雖然可以為業者帶來較高收入,然而池中排泄物與殘餘飼料會使水質劣化而降低產量。蘇博士嘗試結合鮪魚養殖與海木耳培養,以精緻漁業的方式,有機培養海木耳,利用海木耳淨化水質,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3. 以養豬廢水培養擬球藻。擬球藻油脂含量高,適合做為生質燃料的原料。然而目前大規模培養成本過高。蘇老師認為屏東養豬戶多,若能利用養豬廢水作為養藻營養源,不但能使藻類燃料成本降低,還能處理養豬廢水造成汙染的問題。目前研究成果顯示在藻類養殖池中添加20%養豬廢水可使擬球藻產量增加30%,證實了結合兩者的發展潛力。目前一方面尋求此種收穫藻粉之應用方向,也同時著手進行大規模養殖實驗。

產學合作

水產試驗所作為國內漁業最主要的研究單位,經由訓練課程及技術授權,產學輔導的案例不少。水產試驗所研發的養殖技術絕大多數都會技術轉移給有興趣的廠商,國內部分創投基金也會投資水試所轉移出去的技術,水產試驗所研究的產業價值可見一斑。另一方面,她也與工研院能環所合作研究藻類生質能源,研究迄今最大之挑戰:如何將實驗室控制條件下得到之良好結果,落實在戶外的放大培養。

國內生質能源的發展

聽完蘇老師介紹完自己的研究與產學合作案例之後,我們請蘇老師評論國內生質能源發展狀況。蘇老師表示經濟部當初設立的生質燃料使用量目標仍然存在,但現在國內缺乏料源,仍需由附近國家進口。台灣土地面積有限,藻類生質能要在廢棄魚溫、沿海地區或是海埔新生地進行養殖比較可行。但要注意的是:微藻事業化最大挑戰為造價不可過高,可降低水溫又能提高生質產率之養殖系統,能耗低又不損產品應用價值的藻水濃縮收穫方法,仍待開發。此外,蘇老師也憂心地提到台灣工業發展與農業政策不同步,使得許多地方的農業受到工業發展影響而漸漸消失,例如彰雲牡蠣採苗與生產區,現在正受到台中科學園區排放廢水的威脅。政府若能促進產業轉型,把工業資源省下來發展更適合台灣的精緻農業與休閒農業,也就是運用科技發展高經濟價值作物的農業,不但對土地有幫助,也能讓台灣變回寶島,重新帶動旅遊產業,也許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方向。

在與蘇老師 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對台灣的用心與期許,同時她對於各種水產相關的研究以及報導也非常關心,謹慎思考各種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很慶幸台灣能有像蘇老師這樣的學者默默耕耘與奉獻,如想知道更多關於蘇博士的研究,可以透過以下信箱與她本人連繫:hmsu@mail.tfrin.gov.tw ,文末我們也附上蘇博士近期文章、學術著作與相關新聞,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

近期文章:
藻類生質能源 - 回顧與前瞻
海藻的利用與養殖
海中珍饈 - 海木耳有機養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