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充滿爭議的ILUC
作者:歐陽孚
ILUC (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是個經常出現在生質燃料相關文章的詞彙,此處我把它直譯為「間接土地用途變更」。要解釋什麼是ILUC,應該要先從DLUC(direct land use change, 直接土地用途變更)說起。舉例而言:有一個美國的農夫原本種植食用的大豆,但因為生質酒精市場裡的玉米價格較高,於是該農夫在農地上改種玉米,土地的用途從糧食變成了能源,這就是DLUC。DLUC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然而ILUC就不一樣了。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Ethanol Blend Wall
作者: 歐陽孚
「Ethnaol Blend Wall」或「Blend Wall」這個詞彙最近常出現在美國生質燃料的相關報導中,在這裡我將其暫譯作「添加總量」,它指的是目前市場所能夠吸收或消費的生質酒精總量。
美國目前的燃料用生質酒精有兩種主要的市場,一個是E10酒精汽油,也就是一般汽油內添加10%的酒精;第二個是使用E85的彈性燃料車(FFV)。然而誠如我們在之前文章談過的,E85目前的普及程度太低,其影響程度與真正主宰市場的E10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假如美國國內市場一年消耗100億加侖的汽油,那麼生質酒精的市場規模最大就只有10億加侖(100*10% = 10),10億這個數字就是「Blend Wall」!要知道Blend wall在這兩年何以被頻頻拿出來討論,請讓我們由表1看起。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糧食、能源、水(一) 序論
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
《前言》
2011年10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推測世界上的人口數來到了70億。1987年7月,地球上的「第50億人」誕生在前南斯拉夫,也就是說短短不到25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經增加了20億。在這同時,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土地和水的量卻是維持不變的,這意味著平均每人能夠使用的資源量會隨著人口的激增而愈來愈少。其中人們對於石油的消耗及土地資源的使用有較多的討論及研究,但水資源的部份則是到近期才逐漸引起重視。
除了自然資源,糧食的供給也逐漸成為問題。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rthus, 1766-1834)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人口論中曾提出警告:若是不限制人口的增長,它將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增加,使得糧食的消耗量的增長速度大於產量的增加速度,除了導致糧食不足之外,還可能發生飢荒與戰爭。他的預言卻因為綠色革命的出現而並沒有發生。一九四零到一九七零年間,農業機械與耕種技術的進步使得稻米與小麥等主要糧食的產量有革命性的成長,讓糧食生產的增長率遠超過人口增加的速率。就在人們認為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威脅時,2007年底,由於該年的氣候異常,全球糧食儲存量只剩下遠低於安全量的57天(安全標準是70天),導致了2008年春天所發生的糧食危機。關於糧食及水資源所面臨的問題,有許多值得重視的討論,同時,這兩者與能源(特別是生質能源)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個系列的專欄,生質能源趨勢首先將介紹能源、糧食與水資源之間的交互關係,再分別介紹糧食與水資源目前遭遇到的問題,期望透過這個專欄,能夠讓讀者對於這個切身的議題有初步的認識。
圖1 近代以來激增的人口數量
圖片來源:http://www.energyandcapital.com/articles/population-resources-and-investments-seven-million-people/1878
圖片來源:http://www.energyandcapital.com/articles/population-resources-and-investments-seven-million-people/1878
《前言》
2011年10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推測世界上的人口數來到了70億。1987年7月,地球上的「第50億人」誕生在前南斯拉夫,也就是說短短不到25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經增加了20億。在這同時,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土地和水的量卻是維持不變的,這意味著平均每人能夠使用的資源量會隨著人口的激增而愈來愈少。其中人們對於石油的消耗及土地資源的使用有較多的討論及研究,但水資源的部份則是到近期才逐漸引起重視。
除了自然資源,糧食的供給也逐漸成為問題。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rthus, 1766-1834)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人口論中曾提出警告:若是不限制人口的增長,它將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增加,使得糧食的消耗量的增長速度大於產量的增加速度,除了導致糧食不足之外,還可能發生飢荒與戰爭。他的預言卻因為綠色革命的出現而並沒有發生。一九四零到一九七零年間,農業機械與耕種技術的進步使得稻米與小麥等主要糧食的產量有革命性的成長,讓糧食生產的增長率遠超過人口增加的速率。就在人們認為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威脅時,2007年底,由於該年的氣候異常,全球糧食儲存量只剩下遠低於安全量的57天(安全標準是70天),導致了2008年春天所發生的糧食危機。關於糧食及水資源所面臨的問題,有許多值得重視的討論,同時,這兩者與能源(特別是生質能源)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個系列的專欄,生質能源趨勢首先將介紹能源、糧食與水資源之間的交互關係,再分別介紹糧食與水資源目前遭遇到的問題,期望透過這個專欄,能夠讓讀者對於這個切身的議題有初步的認識。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產業] 生質能源業成功獲利的四個關鍵
一個月前《Biodiesel Digest》刊載了一篇由Bioenergy Deployment Consortium (BDC) 撰寫的文章:”Bioenergy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探討生質能源公司要能存活並且獲利的四個要素。在各種報章雜誌或網路媒體上,談論創業成敗與產業盈虧的文章多如過江之鯽,但針對生質能源來綜合歸納的卻不多見,因此我為各位讀者朋友摘錄翻譯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閱讀原文 ,或是瀏覽文末提供的其他網頁。
在BDC分析的案例中,成功的公司都滿足以下四個要素的三項以上。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要素: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新聞] Gevo與Butamax的生質丁醇專利大戰
Gevo即將於2012年運轉的乙醇丁醇並產工廠 (圖片來源)
作者:歐陽孚
前一陣子因為撰寫介紹丁醇車的文章,找資料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Gevo與Butamax這兩間生產生質丁醇的公司近來正在打專利戰,告來告去的相當熱鬧。這一串新聞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於專利戰爭是高成本的競賽。專利申請與維護的費用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真正打官司時需要動用到的資源相當客觀,首先需要了解相關知識的技術人員來審視自己與對方的專利佈局,再要靠專利代理人與律師防禦與攻擊,有時還得購買他人的技術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冗長的訴訟審理往往可以持續多年,大量耗費公司的金錢與人力。各位讀者覺得這兩間公司何以願意投入這麼多資源在官司上頭呢?答案很明顯:因為他們都認為丁醇將在未來帶來龐大的報酬。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汽車與生質能源(七) – 結語
Toyota的暢銷車種Camry也已經導入了油電混合版本。 (圖片來源)
作者:歐陽孚 / 編輯:郭致廷
終於寫到《汽車與生質能源》系列的結尾了。在這最後的一篇文章裡,我們將比較各種車用生質燃料,並思考車輛技術的發展趨勢。
汽車未來的動力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液體燃料(或壓縮氣體),另一種是蓄電電池。支持液體燃料的主要理由,是它所需要的車輛改造或是後勤系統變更較少,目前低混和比例的生質酒精與生質柴油都可以直接添加於多數車輛的油箱中。美國許多文章常常提到「drop-in biofuel」這個字眼,指的就是可以「隨加即用」、不須進行任何車輛改造的生質燃料。丁醇也是一種可能的選項,但是目前製造過程的許多障礙還無法突破,因此距離商品化仍然很遙遠。另一個理由,是許多人認為就長程發展而言,液體燃料的每單位能量密度還是比較高,這項優勢直接反應在目前柴油車與汽油車的行駛里程仍然遠高於電動車的事實上。而且不要忘記了,除了車輛以外,飛機與船隻也是使用液體燃料的大宗,這兩者的需求目前都難以用純電力取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