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卓儒/編輯:歐陽孚、郭致廷圖1 近代以來激增的人口數量
圖片來源:http://www.energyandcapital.com/articles/population-resources-and-investments-seven-million-people/1878
《前言》2011年10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推測世界上的人口數來到了70億。1987年7月,地球上的「第50億人」誕生在前南斯拉夫,也就是說短短不到25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經增加了20億。在這同時,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土地和水的量卻是維持不變的,這意味著平均每人能夠使用的資源量會隨著人口的激增而愈來愈少。其中人們對於石油的消耗及土地資源的使用有較多的討論及研究,但水資源的部份則是到近期才逐漸引起重視。
除了自然資源,糧食的供給也逐漸成為問題。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rthus, 1766-1834)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人口論中曾提出警告:若是不限制人口的增長,它將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增加,使得糧食的消耗量的增長速度大於產量的增加速度,除了導致糧食不足之外,還可能發生飢荒與戰爭。他的預言卻因為綠色革命的出現而並沒有發生。一九四零到一九七零年間,農業機械與耕種技術的進步使得稻米與小麥等主要糧食的產量有革命性的成長,讓糧食生產的增長率遠超過人口增加的速率。就在人們認為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威脅時,2007年底,由於該年的氣候異常,全球糧食儲存量只剩下遠低於安全量的57天(安全標準是70天),導致了2008年春天所發生的糧食危機。關於糧食及水資源所面臨的問題,有許多值得重視的討論,同時,這兩者與能源(特別是生質能源)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個系列的專欄,生質能源趨勢首先將介紹能源、糧食與水資源之間的交互關係,再分別介紹糧食與水資源目前遭遇到的問題,期望透過這個專欄,能夠讓讀者對於這個切身的議題有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