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新聞] 生質燃料未必會造成土地用途變更
原文為〈Study reaffirms lack of link between biofuels, land use changes〉於2011年5月24日發佈於《Biodiesel Magazine》網站,摘要如下:
1.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SU)近來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美國過去幾年來在生質燃料的生產很可能並未造成土地用途的改變。
2. 反對生質能源者長久以來的論點之一是生質燃料的原物料(biofuel feedstocks),如:玉米、大豆等,會改變目前的土地用途,進而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3. 但MSU的研究論文指出,由2002年至2007的統計資料來看,生質燃料的生產與土地用途變更並無顯著的相關性。
4. 此外,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在去年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過去十年生質酒精的增產對於土地用途變更的影響趨近於零。
評論與補充:
1. 在解釋土地用途變更的概念之前,先跟各位讀者談談生質燃料的「排擠效應」。假設可耕地的總面積是固定的,則其生產能力基本上也會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多生產一分生質燃料原物料,就必須少生產一分糧食(人或牲口的糧食),這樣會造成糧食市場的供給低於需求,促使供需平衡發生變化,使得糧食價格上漲,這就是排擠效應。要避免排擠效應、又要生產生質能源,有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是增加可耕地,例如:砍伐樹林、前進山坡地…等等。這個方案事實上是人類歷史中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常見的方法,缺點是不可避免地破壞自然生態。MSU的這篇論文便是企圖了解究竟美國的生質燃料生產活動造成了多少土地用途變更,結果是沒有任何顯著關係。
2. 但請別高興的太早,或許新聞原文來自生質能源刊物的關係,多少有些隱惡揚善的傾向,它並沒有提到MSU的這篇論文明白提到他們的研究結果可以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一個可能的解讀是這篇研究其實不足以反應長期以來的變化。因此論文作者們認為應該要有更多的研究投入才能夠釐清生質燃料與土地利用的關係。
3. 之所以挑選這篇新聞與各位讀者分享,並不是因為我擁護或反對這個「沒有任何顯著關係」的研究結果,而是希望各位讀者們了解到,許多關於生質燃料的相關批評往往是「直覺的」、「想當然爾的」,有時候看似合理的推論,其實往往是忽略了許多重要因素的結果。2008年糧食價格暴漲,輿論直指生質燃料是罪魁禍首,認為石油價格暴漲使得生質燃料增產,造成應該被當作糧食的穀物被移作生質燃料,形成原物料供不應求、價格飆升的處境。進入2011年後,許多機關的報告漸漸指出,國際掮客操弄價格可能才是這個事件真正的元凶。生質能源的利與弊需要更多採用科學方法的研究來釐清,而不是被輿論與不專業的分析模糊。
相關文章:
MSU研究的原始論文出處如下,可在ScienceDirect上搜尋到:
Kim, S., and Bruce E. Dale. 2011. 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for biofuels: testing predictions and improving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Biomass and Bioenergy 35(7):3235-354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